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4期
编号:13006125
鹿蹄草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4期
     [摘要] 鹿蹄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各区域,主要含有醌类、酚苷、萜类、黄酮类及挥发油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抗心肌缺血、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在广泛检索文献基础上对鹿蹄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鹿蹄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鹿蹄草;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控制

    [Abstract] Plants from the genus Pyrola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North Temperate zone. The quinones, phenol glycosides, terpenoids, flavonoids and volatile oil compound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these plants. The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genus Pyrola plants exhibit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antioxidant, antitumor, antibacterial, anti-ischemia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genus Pyrola plant, 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in recent years which can provide evidence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genus Pyrola plants.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Pyrola;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y; quality control

    鹿蹄草屬Pyrola L.植物,隶属于被子植物门鹿蹄草科Pyrolaceae。该属有植物25种以上,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各地。在我国境内分布有23种,1变种。西部地区生长较盛,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为主产区。近年来,鹿蹄草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受到广泛关注。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药材鹿衔草项中鹿蹄草P. calliantha H. Andres或普通鹿蹄草P. decorata H. Andres的干燥全草为正品。红花鹿蹄草P. incarnata Fisch. ex DC.、肾叶鹿蹄草P. renifolia Maxim.、日本鹿蹄草P. japonica Klenze ex Alef.、小叶鹿蹄草P. media Sw.等种作为药用植物在其他国家也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1]。

    鹿蹄草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别名鹿含草、鹿寿草、破血丹、小秦王草,始载于《滇南本草》。其性味苦、甘温,入肺、胃、肝经,能祛风湿、强筋骨、补虚益肾、活血调经、止咳止血。主治金创出血、吐血衄血、蛇虫咬伤、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崩漏等。《本草纲目》曰:“金疮出血,捣涂即止。又涂一切蛇虫犬咬毒。”鹿蹄草科植物因其具有的重要研究价值而日益受到关注[2-3]。现代研究表明,鹿蹄草中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醌类、酚苷类、萜类、黄酮类及挥发油类化学成分。日本、加拿大及前苏联等国都对鹿蹄草的有效成分开展了广泛研究[4]。鹿蹄草的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心肌缺血及抗炎作用。本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鹿蹄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鹿蹄草属植物及对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 百拇医药
    1 化学成分

    对鹿蹄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Inouye等先后从鹿蹄草属植物中分离出梅笠草素[5]、鹿蹄草苷[6]、高熊果苷[7]、水晶兰苷[8]等多种成分,随后的研究中我国的王军宪等从鹿蹄草属植物中分离出了β-谷甾醇[9]等成分。而对鹿蹄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中。2015年,Kirillov等[10]在鹿蹄草挥发油成分中鉴别出了邻笨二甲酸二丁酯等成分。

    1.1 醌类化合物 鹿蹄草属植物含有多种醌类化合物,见图1,其结构多为α-(1,4)萘醌类型。其中梅笠草素(1)为最具有代表性的醌类成分,梅笠草素最先由Inouye等[5]在肾叶鹿蹄草中分离得到,而后从其他种的鹿蹄草中亦得到该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甲萘醌(5)[11]、大黄素(9)[12]及邻甲基苯醌(11)[13]等物质也先后从鹿蹄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2 酚酸及酚苷类化合物 酚苷类物质是鹿蹄草属植物含有的另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见图1,代表性物质有鹿蹄草苷(23),肾叶鹿蹄草苷(13)等。原儿茶酸(25),没食子酸(26)与香草酸(27)等天然产物中常见的酚酸类物质也被分离得到。鹿蹄草中的酚苷类物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对其研究也仍在继续,2016年,Kim等[14]从日本鹿蹄草中分离得到了3种新的酚苷(32~34)。

    1.3 萜类及其皂苷 鹿蹄草中同样具有多种萜类物质,其中以熊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衍生物为主,环烯醚萜苷类水晶兰苷亦是其重要的单萜类化合物,见图2。2015年版《中国药典》将水晶兰苷列为鹿蹄草HPLC鉴定的对照品。张园园等[15]从鹿蹄草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中首次分离得到5种三萜类物质,包括山楂酸、科罗索酸、坡模醇酸和地榆皂苷Ⅰ等(57~61)。刘蕾等[12]从鹿蹄草的乙酸乙酯部位中提取得到熊果醇、熊果酸、猕猴桃酸B以及胡萝卜苷等三萜类化合物(48~51)。, 百拇医药(赵泽丰 吴妮 田雪 付有兰 张强 何希瑞 魏潇洋 曾敏 白亚军 郑晓晖)
1 2 3 4 5 6下一页